寒风带雨入仲冬,四中课汇意正浓。为检验“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成果,尽快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11月28日—29日,365体育官方版app下载2022年秋“青蓝工程”新教师暨新进教师课堂汇报活动成功举行。
学校邀请市教科所唐忠、钱军、王树林、汪涛、向生山、马文礼、宋嫣等七位专家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校领导、各学科教研组全程参与听课。
此次活动,是学校实施“三分课堂”成效考查的重要体现,也是对“青蓝工程”结对帮扶阶段性成果的具体检验。14位新进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科学设计、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发展的可喜成果。
语文钟双敏老师主讲《桥》,深入剖析围绕“桥”展开的四次冲突,通过对小说情节、环境及人物等细节描写的聚焦,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将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老汉的高大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语文韩燕老师主讲《葡萄沟》,通过羊肉串、馕饼和切糕等新疆特色美食引入,用生动活泼的课件展示,让孩子们了解当地葡萄的盛况和生长环境及葡萄干的制作工序,最后拿出葡萄干让孩子们品尝。将字词识记融入学习过程,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英语赵艺嵘老师在《Family acticities Lesson 1》一课中,以英文儿歌为引切入课堂,通过图片展示来创设场景,让同学们参与其中,识记单词词组及其变形用法。通过分组练习,让同学们在看中学,在学中练,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新知识。
黄波老师上了一堂高中英语泛读课。课堂以解决学生英语文章阅读所面临的困难为导向,通过文章泛读和精读的方法研究为切入点,将高考英语文章阅读的解题要义娓娓道来。整堂课程导向明确、节奏紧凑、内容充实。
科学游霞老师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以手电筒为实例引入,提出了“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一问题。后就这一问题展开,通过知识讲解、现场演示和课堂练习,让同学们初步认识电路并具备了相关的电学基础知识。
日语韦乙丁老师主讲《高考日语授课情景再现》,对日语中的存在句进行了讲解。他通过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方法等的讲解,结合日语情景,循循善诱,直击考纲,让同学们现场练习,获得提升。
历史周玉老师主讲《秦统一中国》,系统介绍了秦灭六国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全面梳理了秦统一进程的脉络及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在制度、经济、文化、交通和军事方面的创举,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秦统一对中国发展深远的历史意义。
数学唐静老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一课中,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切入点,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随后进行课堂探究,通过课件展示和小组协作,最终验证猜想。让同学们参与情景讨论,得出本课的规律性结论。
数学李操老师就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为主题上了一堂习题课。课堂通过对有理数计算中的基础概念和法则的总结巩固和基本运算能力的强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计算技巧。通过学生解答—老师讲评的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数学朱桂民老师授课主题是《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以“大牛”和“小马”的对话情景导入,启发同学们对未知数及方程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通过同学们对相关例题方程式的判断来深化其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整个课堂流畅有序。
化学王子怡老师主讲《铁单质及其化合物》。通过铁的价—类二维图像的搭建,预测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再通过合作探究由六水合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引出工艺流程题这一高考重点考查题型,搭建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框架,全面梳理高考相关题型,为同学们构建起系统思维。
物理杨潇老师主讲《平面镜成像》,由生活中的平面镜现象切入主题,以游戏的方式启发学生,随即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让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此总结出相关规律,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化学何小军老师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入手,通过不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逐一分析,最终确定实验室制取的收集方法。并由此推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做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生物袁颖老师主讲《生物体的器官、系统》。通过对器官和系统概念的介绍,条分缕析,分析器官和系统的内在逻辑和组成关系,让同学们对器官和系统有了初步了解。后以人和高等动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结合课堂例题,获得巩固提升。
老师们在课堂上认真落实“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与专业底蕴;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互动,效果显著,给听课的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汇报结束后,市教科所的专家们对新进教师们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他们对新进教师丰富的的学识涵养和顺畅的课堂设置和讲解表示赞赏,也对课堂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各位专家就自身研究领域结合相应学科的课堂分别进行了点评,与相应学科的新进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对课堂整体教学过程的评价环节,专家指出,要做到问题情境化、知识结构化、探究过程化、思维显性化和训练进阶化。要在真实情景下解决问题;要做到结构完整,开篇切入,总结扣题;以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有“通关进阶”的学习层次感和获得感。在对学科知识框架的构建评价时专家指出,要用学科的思维研究问题,用学科的眼光表达现实世界,要树立探究意识,将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全过程,将教学结果呈现在学生眼前,做到板书标准。最后,专家对学校的整体教研提出十二字期望:稳中求变,变中立新,新中提质。
新教师认真地听取了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与他们作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课堂汇报活动的心得和感悟融入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提升自己,呈现更好的课堂。
最后,校长范益民对此次“青蓝工程”课堂汇报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年轻教师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磨炼。年轻教师要把握教书育人导向,要深挖教材、深度教研,将课堂的情感态度升华,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呈现出理想的课堂效果。他勉励年轻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习,同时也希望结对帮扶的“师傅”不吝赐教,多向年轻教师传经送宝,共同促进学校年轻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
独行快,众行远。此次“青蓝工程”课堂汇报活动既是展示新教师风采的舞台,也是孕育其成长的平台,激励着新教师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尽快成长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优秀教师。相信新教师们通过“青蓝工程”与前辈的结伴同行和此次汇报活动的学习交流,教学之路定会越走越精彩,越走越宽广!
微信公众号:scsdsz2015
图片:蔡娟
文字:谢斌
编辑:谢斌
审核:罗杰